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ㄐㄩˋ

金部 共21画 左右结构 U+943B
汉语字典

金部

21画

4画

左右结构

ju

QHAE 86 、 QHGE 98

CYPO

PIGQ

81132

943B

341124312153151353334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虡 ?

鐻字概述

折叠展开

〔鐻〕字拼音是jù,部首是金,总笔画是21画。

〔鐻〕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豦”或“釒、豦”。

〔鐻〕字仓颉码是CYPO,五笔是QHAE86,QHGE98,四角号码是81132,郑码是PIGQ

〔鐻〕字的UNICODE是U+943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947,UTF-32:0000943b,UTF-8:E9 90 BB。

〔鐻〕字异体字是虡、?

鐻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ㄩˋ

基本解释

同“?(虡)”。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

古代一种像钟的乐器:“销锋铸~。”

同“锯”。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代的一种乐器,夹置钟旁,为猛兽形,本为木制,后改用铜铸bell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 《庄子·达生》

2.同“虡” [same as 虡]。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

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6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323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1312頁,第12

廣韻》:其呂切;《集韻》、《正韻》:臼許切,鐻音巨──與簴同,鍾鼓之柎也。
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註〕鐻,音巨。

又,《廣韻》、《集韻鐻居御切,音據──樂器,形似夾鍾,削木爲之。
莊子・達生篇》:梓慶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註〕鐻,音據,樂器也。

又,《集韻》、《正韻鐻求於切,音渠。
集韻》:金銀器名。
山海經》:靑要之山,䰠武羅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銀器名。
後漢・張奐傳》:遺金鐻八枚。〔註〕鐻,音渠──食器名,未詳形制。左思〈魏都賦〉:鐻耳之傑。

又,《廣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鐻音居──義同。

注解

〔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鐻〕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豦

〔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ù] ⑴ 同“?(虡)”。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⑵ 古代一种像钟的乐器:“销锋铸~。”⑶ 同“锯”。

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鐻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drumstick

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鐻(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鐻(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鐻(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鐻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