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án ㄏㄢˊ

龺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97D3
汉语字典

龺部

17画

4画

左右结构

han

hán

FJNH 86 、 FJNG 98

JJDMQ

EDJM

44456

97D3

12251112521251152 横、竖、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折、竖

㙔 韩 ? ?

韓的笔顺

折叠展开

韓字概述

折叠展开

〔韓〕字拼音是hán,部首是龺,总笔画是17画。

〔韓〕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韋”或“"龺"、韋”。

〔韓〕字仓颉码是JJDMQ,五笔是FJNH86,FJNG98,四角号码是44456,郑码是EDJM

〔韓〕字的UNICODE是U+97D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67,UTF-32:000097d3,UTF-8:E9 9F 93。

〔韓〕字异体字是㙔、韩、?、?

韓的意思

折叠展开

hánㄏㄢˊ

基本解释

见“韩”。

韓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韋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34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394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387頁,第15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韓音寒。
說文》: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幹聲。

又,國名。
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
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
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馬韓也。見《後漢・光武紀》。

又,《廣韻》:姓也。
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又,叶胡千切,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韓,《集韻》亦作榦、幹。

卷目:考證・戌集中 部首:韋部

愛日堂藏本: 第81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77頁,第34

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馬韓也。見《後漢・光武紀》。

謹按示韓當作弁韓,見後漢書東夷傳,光武紀本文無之。謹將示改爲弁。光武紀改東夷傳。

注解

〔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韋部

〔韓〕字拼音是h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龺、韋

〔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án] ⑴ 见“韩”。

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韓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ence; surname; Korea
  2. Koreanerin, Koreaner (S)​, Han (Eig, Fam)
  3. (nom de famille)​, Coréen

韓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韓(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韓(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韓(简·秦·关沮) 关沮

韓(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韓(传抄·魏·春秋僖公石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韓(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韓(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韓(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韓(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韓(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韓(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