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àn ㄏㄢˋ

頁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9837
汉语字典

頁部

16画

4画

左右结构

han

hàn

WYNM

ORMBC

ODJG

81686

9837

3445251132511134 撇、点、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頜 颔 ? ?

頷的笔顺

折叠展开

頷字概述

折叠展开

〔頷〕字拼音是hàn,部首是頁,总笔画是16画。

〔頷〕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含、頁”。

〔頷〕字仓颉码是ORMBC,五笔是WYNM,四角号码是81686,郑码是ODJG

〔頷〕字的UNICODE是U+983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967,UTF-32:00009837,UTF-8:E9 A0 B7。

〔頷〕字异体字是頜、颔、?、?

頷的意思

折叠展开

hànㄏㄢˋ

基本解释

见“颔”。

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6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405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398頁,第16

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頷音菡。
說文》:面黃也。屈原〈離騷〉:長顑頷亦何傷。〔註〕顑頷,不飽貌。

又,顋頷。
逸雅》: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
前漢・班超傳》:虎頭燕頷。
莊子・說劒篇》:驪龍頷下。又,揚子《方言》:頷頤,頜也,南楚謂之頷。

又,《正韻》:五感切,音顉──低頭。
左傳・襄二十六年》:衞侯入,逆于門者頷之而已。〔註〕頷,搖其頭。

又,《五音集韻》:胡男切,音含──亦面黃也。

卷目:考證・戌集下 部首:頁部

愛日堂藏本: 第823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78頁,第16

《逸雅》頷,含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注解

〔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頷〕字拼音是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含、頁

〔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àn] ⑴ 见“颔”。

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頷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hin, jowl; give nod
  2. Kinn (S)
  3. menton, incliner la tête

頷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頷(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頷(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頷(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頷(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