饋的笔顺
饋字概述
〔饋〕字拼音是kuì,部首是飠,总笔画是20画。
〔饋〕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貴”。
〔饋〕字仓颉码是OILMC,五笔是WYVM86,WVKM98,四角号码是85786,郑码是OXAL。
〔饋〕字的UNICODE是U+994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243,UTF-32:0000994b,UTF-8:E9 A5 8B。
〔饋〕字异体字是餽、馈、?、?。
饋的意思
饋馈
kuìㄎㄨㄟˋ基本解释
◎见“馈”。
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10頁,第2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25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20頁,第34字
古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匱。
《廣韻》:餉也。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饋。〔註〕進食于尊曰饋。
例又,《儀禮・特牲饋食禮》:特牲饋食之禮,不諏日。〔註〕祭祀自孰始曰饋食。饋食者,食道也。又,〈士虞禮〉:特豕饋食。〔註〕饋,猶歸也。以物與神及人,皆言饋。
例又,《左傳・成十年》: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爲之。〔註〕饋人,主治公膳者也。
例《集韻》或作歸、餽。
音又,《集韻》:徒回切,音頹──餹饋,餌名,屑米和蜜蒸之。
卷目:考證・戌集下 部首:食部
愛日堂藏本: 第84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9頁,第36字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饋。〔註〕進食于尊曰饋。
謹照原文掌王之饋改凡王之饋。尊下增者字。
注解
〔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饋〕字拼音是k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貴。
〔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uì] ⑴ 见“馈”。
饋字的翻译
- offer food superior; send gift
- beschenken , Ernährung, Essen (S)
- offrir, présenter
饋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望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