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ㄐㄧ

飠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9951
汉语字典

飠部

20画

4画

左右结构

ji

WYVT 86 、 WVXW 98

OIVII

OXHO

82753

9951

34451154554554134534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横、撇、点、斜钩、撇、点

飢 饥 ? ?

饑的笔顺

折叠展开

饑字概述

折叠展开

〔饑〕字拼音是jī,部首是飠,总笔画是20画。

〔饑〕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幾”。

〔饑〕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食,幾( jī )聲。本义是荒年,五穀無收。

〔饑〕字仓颉码是OIVII,五笔是WYVT86,WVXW98,四角号码是82753,郑码是OXHO

〔饑〕字的UNICODE是U+995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249,UTF-32:00009951,UTF-8:E9 A5 91。

〔饑〕字异体字是飢、饥、?、?

饑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ㄐㄧ

基本解释

荒年,五穀不收。《爾雅•釋天》:“穀不孰為饑。”《詩•小雅•雨無正》:“降喪饑饉。”

通“飢”。餓。《集韻•脂韻》:“飢,《説文》:‘餓也。’或从幾。”《正字通•食部》:“饑,餒也。”

姓。《集韻•脂韻》:“饑,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食,幾( jī )聲。本義:荒年,五穀無收。

2.同本義bad havest

饑,谷不熟爲饑。 —— 《說文》降喪饑饉。 —— 《詩·小雅·雨無止》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 —— 《孟子·梁惠王下》四時不出,天下大饑。 —— 《淮南子·天文》今山東饑饉,人庶相食。 —— 《漢書·翼奉傳》

饑荒;饑時得一口(緊要處得人救濟,恩德深厚);饑氓(逃荒的人);饑歲(荒年)

3.[動]∶通「飢」。吃不飽,餓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黎民不飢不寒。 —— 《孟子·梁惠王上》寧一月饑,無一旬餓。 —— 《淮南子·說山訓》牛困人饑日已高。 —— 唐· 白居易《賣炭翁》饑渴而頓踣。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4.姓。

2ㄑㄧˊ

基本解释

地名。《字彙補•食部》:“饑,《字韻日月燈》:‘地名。’”

饑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11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1425頁,第35

標點整理本: 第1421頁,第10

古文: 饑饑

玉篇》:紀衣切,音機。
說文》:穀不熟爲饑。从食,幾聲。餘詳飢字註。

注解

〔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饑〕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幾

〔饑〕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食,幾( jī )聲。本义是荒年,五穀無收。

〔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ī] ⑴ 荒年,五穀不收。《爾雅•釋天》:“穀不孰為饑。”《詩•小雅•雨無正》:“降喪饑饉。”⑵ 通“飢”。餓。《集韻•脂韻》:“飢,《説文》:‘餓也。’或从幾。”《正字通•食部》:“饑,餒也。”⑶ 姓。《集韻•脂韻》:“饑,姓。” [qí] ⑴ 地名。《字彙補•食部》:“饑,《字韻日月燈》:‘地名。’”

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饑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arve, be hungry; famine
  2. hungrig , Ji (Eig, Fam)
  3. faim, disette

饑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饑(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饑(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饑(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饑(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饑(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饑(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饑(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饑(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