鱦字概述
〔鱦〕字拼音是yìng,部首是魚,总笔画是24画。
〔鱦〕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黽”。
〔鱦〕字仓颉码是NFRXU,五笔是QOMV86,QOXG98,四角号码是27317,郑码是RWX。
〔鱦〕字的UNICODE是U+9C6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038,UTF-32:00009c66,UTF-8:E9 B1 A6。
〔鱦〕字异体字是䱆、?、?。
鱦的意思
鱦
yìngㄧㄥˋ基本解释
◎小鱼。
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41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79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77頁,第8字
音《廣韻》:食陵切;《集韻》:神陵切,音繩。
《爾雅・釋魚》:鱦,小魚。〔註〕今江東亦呼魚子未成者爲鱦。
《家語》:宓子賤仕魯,爲單父宰,孔子使巫馬期往觀政焉。入界,見䰻得魚輒捨之,期問焉。曰:魚之大者名爲鱄鱨,吾大夫愛之;其小者名鱦,吾大夫欲長之,是以得二者輒舍之。
《玉篇》同「䱆」。
音又,《廣韻》:實證切,音乗。又,《廣韻》、《集韻》、《正韻》以證切,音孕──義
同。
音又,《廣韻》:莫幸切,音猛──蛙屬。
音又,《集韻》:母耿切,音黽──義同。
注解
〔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鱦〕字拼音是yì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黽。
〔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ng] ⑴ 小鱼。
鱦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