鼌字概述
〔鼌〕字拼音是cháo,部首是黾,总笔画是13画。
〔鼌〕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旦、黾”,五行属金。
〔鼌〕字仓颉码是AMRU,五笔是JGKN,四角号码是60716,郑码是KAKZ,中文电码是7839。
〔鼌〕字的UNICODE是U+9F0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716,UTF-32:00009f0c,UTF-8:E9 BC 8C。
〔鼌〕字异体字是晁。
鼌的意思
鼌鼂
1cháoㄔㄠˊ基本解释
◎同“晁”。
详细解释
名词
1.类似龟的一种动物a testudinate。
2.姓。汉代有鼌错。
3.另见 zhāo。
鼌鼂
2zhāoㄓㄠ详细解释
名词
1.[古]∶通“朝”。早晨morning。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 《楚辞·屈原·哀郢》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鼌不及夕。 —— 《汉书·严助传》
鼌夕(从早到晚);鼌不及夕(早晨不能顾及晚上。形容处境危及)
2.另见 cháo。
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日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79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494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440頁,第21字
音《廣韻》:直遙切;《集韻》、《正韻》:馳遙切,音潮──鼂,或作晁。
《前漢・景帝紀》:御史大夫晁錯。〔註〕師古曰:晁,古朝字,本傳作鼂。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晁采琬琰。〔李善註〕晁,古朝字。
音又,《集韻》:直紹切,音肇──晁陽,縣名,在東陽。
注解
〔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日部。
〔晁〕字拼音是ch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日、兆,五行属金。
〔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āo] ⑴ 同“朝”。早晨。《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㈡ [cháo] ⑴ 姓。也作“鼂”、“朝”。《漢書•景帝紀》:“斬御史大夫晁錯,以謝七國。”㈢ [zhào] ⑴ 〔晁陽〕县名。《集韻•小韻》:“晁,晁陽,縣名,在東陽。”
鼌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