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齒部 共24画 上下结构 U+9F79
汉语字典

齒部

24画

4画

上下结构

ci

UDAB 86 、 UAHB 98

TMYMU

UCBI

80772

9F79

431113121212134341343452 点、撇、横、横、横、撇、横、竖、横、竖、横、竖、横、撇、点、撇、点、横、撇、点、撇、点、竖折/竖弯、竖

? ? ? ? ? ? ? ? ?

齹字概述

折叠展开

〔齹〕字拼音是cī,部首是齒,总笔画是24画。

〔齹〕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差、齒”。

〔齹〕字仓颉码是TMYMU,五笔是UDAB86,UAHB98,四角号码是80772,郑码是UCBI

〔齹〕字的UNICODE是U+9F7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825,UTF-32:00009f79,UTF-8:E9 BD B9。

〔齹〕字异体字是?、?、?、?、?、?、?、?、?

齹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解释

牙齿参差不齐。

齹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8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1535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538頁,第20

古文: 齹

唐韻》:楚宜切,音差。
說文》:齒參差。

又,《廣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齹音醝。
玉篇》:齒齹跌者。
正韻》:齒不齊也。

又,《正韻》:齹,齒本。

又,人名。
左傳・昭十六年》:子齹賦〈野有蔓草〉。〔杜註〕子齹,子皮之子嬰齊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鮆。又,倉何切,音蹉──義齹同。

注解

〔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齹〕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差、齒

〔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ī] ⑴ 牙齿参差不齐。

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齹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楚宜切頁碼58頁,第26

異體、齹

?齒參差。从齒聲。

附注《說文繫傳》:「齹,齒參差。从齒,差聲。」《集韻・支韻》:「,亦書作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楚冝反頁碼169頁,第7行,第2

?齒參差。從齒差聲。

齹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4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168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39頁
4說文校箋第80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76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261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45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12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9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47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81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61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674頁【補遺】第16387頁
14通訓定聲第196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70頁【崇文】第677頁
16說文句讀第230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64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220頁,第12字

齹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齹(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齹(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齹(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齹(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齹字组词

折叠展开

齹结尾的词语

齾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