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jìn ㄐㄧㄣˋ

口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U+5664
汉语字典

口部

16画

13画

左右结构

jin

jìn

形声字

KSSI

RDDF

JFFB

64091

0891

6468

U+5664

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8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09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138頁,第6

唐韻》、《集韻》、《韻會噤巨禁切,音凚。
說文》:口閉也。从口,禁聲。
史記・日者傳》:悵然噤口不能言。又,〈鼂錯傳〉:噤口不敢復言。潘岳〈噤督馬敦誄〉: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則皆妒之徒也。〔註〕噤,害口不言,而心害之也。
集韻》或作齽。

又,《韻會》或作噤。引韓愈〈同宿聮句〉巧舌千皆噤
〇〔按〕噤,牛舌病也,與噤音同義別,《韻會》誤。

又,《廣韻》、《集韻噤渠飮切,音䫴──義同。
廣韻》:寒而口閉。

注解

〔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噤〕字拼音是j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禁,五行属

〔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n] ⑴ 闭口不说话⑵ 因寒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