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ㄧˋ

殳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U+6BC5
汉语字典

殳部

15画

11画

左右结构

yi

形声字

UEMC 86 、 UEWC 98

YOHNE

SUGQ

07247

3015

5067

U+6BC5

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03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587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537頁,第4

唐韻》、《集韻》:魚既切;《韻會》:疑既切,毅音劓。
說文》:妄怒也。一曰有決也。从殳,毅聲。毅,豕怒毛豎也。
正譌》:毅从辛者,剛也;下从豕會意。故借爲剛毅字。
書・臯陶謨》:擾而毅。〔正義〕《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謂爲致果敢殺敵之心,是爲强毅;和順者失於不斷,故順而能決,乃爲德也。
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劉劭《人物志》:溫直而擾毅,木之德也;剛塞而弘毅,金之德也。

又,州名。
輿地廣記》:武州,唐末置,領文德一縣,後唐長興元年攺毅州。

又,鳥名。鶡稱毅鳥,謂其性敢於鬭也。見張華《禽經》。

又,弈法:毅,提也。棋死而結局曰毅,既毅而隨手曰復毅,俗又謂之提。見徐鉉〈圍棋義例〉。

隸作毅

注解

〔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殳部

〔毅〕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豙、殳,五行属

〔毅〕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殳,“殳”指兵器。本义是意志坚强、果断。

〔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ì] ⑴ 果决,志向坚定而不动摇

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