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tān ㄊㄢ

氵部 共13画 左中右结构U+6EE9
汉语字典

氵部

13画

10画

左中右结构

tan

tān

形声字

ICWY

EEOG

VXNI

30115

3492

4418

U+6EE9

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7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663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612頁,第21

古文: 潬

唐韻》、《集韻》、《韻會》:他干切;《正韻》:他丹切,滩育攤──水灘也。
增韻》:瀨也。

又,《集韻》:他含切,音貪。
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又,《集韻》、《韻會滩他案切,音炭──義同。

又,《廣韻》:呼旱切;《集韻》:許旱切,滩音䍐──水濡而乾也。與暵同,《說文》作滩

又,《廣韻》:奴案切;《集韻》:乃案切,滩難去聲──水奔流貌。

又,《韻補》叶他涓切,音湍。白居易詩:手拄靑竹杖,足踏白石灘;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注解

〔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灘〕字拼音是t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難

〔灘〕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水,難聲。本义是河道中水淺流急多沙石的地方。

〔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ān] ⑴ 河海邊淤積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⑵ 江河中水淺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

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