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gōng ㄍㄨㄥ

月部 共8画 左右结构U+80B1
汉语字典

月部

8画

4画

左右结构

gong

gōng

形声字

EDCY

BKI

QGZS

74232

5147

7537

U+80B1

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37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976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942頁,第8

古文: 肱 、 厷 、 肱

廣韻》:古弘切;《集韻》:姑弘切,肱音䡌──臂上也。
正韻》:臂幹。
書・臯陶謨》: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詩・小雅》:麾之以肱。〔傳〕肱,臂也。

又,國名。
山海經》:奇肱之國,其人一臂三目,有隂有陽,乗文馬。

又,人名。
左傳・襄二十二年》:鄭公孫黑肱。
史記・魯周公世家》:子成公黑肱立。

注解

〔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肱〕字拼音是gō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厷,五行属

〔肱〕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厷( gōng )声。本义是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

〔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ōng] ⑴ 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⑵ 喻强大、得力的助手

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