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tǎn ㄊㄢˇ

衤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U+8892
汉语字典

衤部

10画

5画

左右结构

tan

tǎn

形声字

PUJG

LAM

WTKA

36210

5917

4427

U+8892

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69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114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089頁,第13

唐韻》:徒旱切;《集韻》、《韻會》:蕩旱切,袒音但──袒裼也。
禮・曲禮》:冠⽏免,勞⽏袒。
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袒決遂。〔註〕袒,左免衣也。〔疏〕凡事無問吉凶皆袒左,惟有受袒袒右。

又,《楞嚴經》:佛乞食王城,偏袒右肩。

又,《釋名》:汗衣,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胷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

又,《廣韻》:丈莧切──同「綻」,衣縫解也。詳䘺字註。

又,與襢通。詳襢字註。

卷目:考證・申集下 部首:衣部

愛日堂藏本: 第65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669頁,第34

《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袒決遂。〔註〕袒,左免衣也。

謹照原文堂字下增西字。

注解

〔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袒〕字拼音是t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旦,五行属

〔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旦声。本义是绽开。

〔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ǎn] ⑴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⑵ 不公正地维护一方

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