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biē ㄅㄧㄝ

鱼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U+9CD6
汉语字典

鱼部

19画

11画

上下结构

bie

biē

形声字

UMIG 86 、 ITQG 98

FKNWM

KVMR

98106

7667

1778

U+9CD6

鳖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3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477頁,第31

標點整理本: 第1475頁,第17

廣韻》:幷列切;《集韻》:必列切──鳖與鼈同。
干祿字書》:鱉通鼈。
易・說卦》:離爲鱉。〔釋文〕鱉,本又作鼈。
莊子・秋水篇》:東海之鱉。〔音義〕鱉,亦作鳖

注解

〔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鱉〕字拼音是biē,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敝、魚

〔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iē] ⑴ 爬行動物,生活在水中,形狀像龜,背甲上有軟皮,無紋。肉可食,甲可入藥。亦稱“甲魚”、“團魚”;有的地區稱黿;俗稱“王八”。

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鳖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