埨字概述
折叠展开
〔埨〕字拼音是lǔn,部首是土,总笔画是11画。
〔埨〕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侖”。
〔埨〕字仓颉码是GOMB,五笔是FWGA,四角号码是48127,郑码是BOAL。
〔埨〕字的UNICODE是U+57E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504,UTF-32:000057e8,UTF-8:E5 9F A8。
〔埨〕字异体字是陯、?。
埨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埨
lǔnㄌㄨㄣˇ基本解释
◎垄,在耕地上培成的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移栽之法,锄地分~,使无积水,于~背分行栽之。”
详细解释
名词
◎〈方〉∶田地中的土垄ridge(in a field)。
埨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37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230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62頁,第30字
音《集韻》:縷尹切,淪上聲──壟土也。
音又,盧困切,音論──坎陷也。
注解
〔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埨〕字拼音是lǔ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侖。
〔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ǔn] ⑴ 垄,在耕地上培成的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移栽之法,锄地分~,使无积水,于~背分行栽之。”
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埨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