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的笔顺
植字概述
〔植〕字拼音是zhí,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2画。
〔植〕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直”,五行属木。
〔植〕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直声。本义是关闭门户用的直木。
〔植〕字仓颉码是DJBM,五笔是SFHG,四角号码是44912,郑码是FELC,中文电码是2784,区位码是5418。
〔植〕字的UNICODE是U+690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893,UTF-32:0000690d,UTF-8:E6 A4 8D。
〔植〕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566,属常用字。
〔植〕字异体字是㯰、?、?、?、?、?。
植的意思
植
zhíㄓˊ基本解释
①栽种。种~。培~。栽~。~树。
②树立。~立。~志(立志)。
③戮住,竖起。~耳。
④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物。~被。~保。
⑤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巡功。”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木,直声。本义:关闭门户用的直木。
2.同本义door post。
植,户植也。 —— 《说文》。按,古门外闭,中竖直木,以铁了鸟关之,可加锁者。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 《墨子·非儒》夏屋宫驾,县联房植。 —— 《淮南子·本经》
3.木柱post。
于四角立植而县。 —— 《考工记·匠人》注城上百步一楼,楼四植,植皆为通舄。 —— 《墨子》。
4.引申为支柱,柱本pillar; mainstay。
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 —— 《淮南子·览冥》。注:“谓材也。”君子谓坚能用法矣,法者国之植也。 —— 明· 冯梦龙《智囊补》
5.特指筑城墙两端所竖的木柱。
大役,与虑事,属其植。 —— 《周礼·夏官·大司马》
6.又指悬挂蚕箔的柱子。
槌,宋、 魏、 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植。 —— 《方言》
7.植物,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 plant。
植保(植物保护);植株(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植物体);动植物
8.通“志”( zhì )。志向will。
上无固植。 —— 《管子·法法》。注:“植,志也。”弱颜固植。 —— 《楚辞·招魂》
9.姓。
动词
1.栽种;种植;生长plant; grow。
植,种也。 —— 《广雅·释地》我有田畴,而子产植之。 —— 《吕氏春秋·乐成》。注:“植,长也。”东西植松柏。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杂兰植桂竹。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种植之利。 —— 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植秀(种植花木);植林(植树造林);植治(用大量栽培植物的方法治理沙漠);植养(培植);植成(长成);植柳(插柳)
2.移植 transplant。
植皮(移植皮肤);植移(移植)
3.立;树立set up。
令获者植旌。 —— 《周礼·田仆》植其杖而芸。 —— 《论语·微子》植杖而耘耔。 ——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植刃道上。 ——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亭亭净植。 —— 宋· 周敦颐《爱莲说》植梯接之。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植行(谓所立的品行);植志(立志);植弓(立身);植表(树立标竿);植品(树立人品,培植好的品质);植德(立德);植操(树立志向操行)
4.建立establish。
其实皆植党营私,为蠹国害民之事。 —— 顾炎武《日知录》
植学(立学);植言(立言);植礼(建立礼仪制度);植义(植意;立意)
5.竖立stand erect。
诸侯必值耳。 —— 《淮南子·人世间》
植发(头发竖起);植发冲冠(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植鳍(竖起的鱼鳍)
6.通“置”( zhì )。安放,放置place; put。
植璧秉珪。 —— 《书·金縢》。疏:“植,古置字。”植其杖而芸。 —— 《论语·微子》天下之势倒植矣。 —— 贾谊《威不信》
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79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36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482頁,第4字
音《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殖。
《說文》:戸植也。
《爾雅・釋宮》:植謂之傅,傅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傅,亦名突。
例又,《玉篇》:根生之屬曰植。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山林,其植物宜皁物。二川澤,其植物宜膏物。三丘陵,其植物宜覈物。四墳衍,其植物宜莢物。五原隰,其植物宜叢物。〔註〕謂櫟、楊柳、李、梅、王棘、萑、葦之屬。
例又,樹立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曰:亡國也,其君弱植。〔正義〕草木爲植,物植爲樹,君志弱不樹立也。
《周禮・地官》: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植虞旗于中。
音又,《集韻》、《類篇》逐力切,音直──立也。
《詩・商頌》:植我鼗鼓。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直吏切,音緻。
《博雅》:槌也。
例又,《韻會》:種也。
例又,懸蠶薄柱。
《禮・月令》:季春具曲植。
例又,枝榦之屬曰植。
《周禮・大司馬》:大役與慮事,屬其植。〔註〕植築城楨也。
例又,將領主帥監作者謂之植。
《左傳・宣二年》:宋華元爲植巡功。
例又,倚也。
《論語》:植其杖而芸。
例又,通置。
《書・金縢》:植璧秉珪。
音又,《集韻》:時吏切,音侍。賈誼〈弔屈原文〉:方正倒植。
音又,《正韻》:直意切──義同。
卷目:考證・辰集中 部首:木部
愛日堂藏本: 第308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2頁,第3字
《爾雅・釋宮》植謂之傅,傅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傅。亦名突。
謹照原文三傅字?改爲傳字。
《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曰。
謹照原文三十一年改三十年。子產上增鄭字。
注解
〔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植〕字拼音是z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直,五行属木。
〔植〕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直声。本义是关闭门户用的直木。
〔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í] ⑴ 栽种⑵ 树立⑶ 戮住,竖起⑷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⑸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巡功。”
植字的翻译
- plant, trees, plants; grow
- pflanzen, anbauen, errichten, setzen (V)
- planter, établir, former
植的字源字形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战国 金文 战国
楚〔战国〕 简 郭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