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ㄧㄚ

木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90F
汉语字典

木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ya

SGHG 86 、 SGFG 98

DMLM

FBZ

41912

690F

123412155121 横、竖、撇、点、横、竖、横、竖折撇/竖折折、竖折撇/竖折折、横、竖、横

亞 桠

椏字概述

折叠展开

〔椏〕字拼音是yā,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2画。

〔椏〕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亞”。

〔椏〕字仓颉码是DMLM,五笔是SGHG86,SGFG98,四角号码是41912,郑码是FBZ

〔椏〕字的UNICODE是U+690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895,UTF-32:0000690f,UTF-8:E6 A4 8F。

〔椏〕字异体字是亞、桠

椏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ㄧㄚ

基本解释

草木的分枝。

掩,閉。

木名。

详细解释

名词

成叉狀的樹枝fork(of a tree)

椏,木椏杈。 —— 《玉篇》江東言樹枝爲椏杈也。 —— 《廣韻》引方言

椏杈(樹木分枝處);椏枝

2ěㄟˇ

基本解释

〔㰁椏〕見“㰁”。

椏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8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536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482頁,第6

唐韻》、《集韻椏於加切,音鴉。
玉篇》:木椏杈。揚子《方言》:江東謂樹岐曰杈椏。

又,《玉篇》:烏可切;《集韻》:倚可切,椏阿上聲──㰁椏,樹斜貌。

又,《集韻》:阿个切,音痾──義同。

注解

〔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椏〕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亞

〔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ā] ⑴ 草木的分枝。⑵ 掩,閉。⑶ 木名。 [ě] ⑴ 〔㰁椏〕見“㰁”。

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椏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he forking branch of a tree
  2. fourche

椏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椏(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椏(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椏(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