稃的笔顺
稃字概述
〔稃〕字拼音是fū,部首是禾,总笔画是12画。
〔稃〕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孚”,五行属水。
〔稃〕字仓颉码是HDBND,五笔是TEBG,四角号码是22947,郑码是MFPY,区位码是7991。
〔稃〕字的UNICODE是U+7A0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235,UTF-32:00007a03,UTF-8:E7 A8 83。
〔稃〕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203。
〔稃〕字异体字是䄮、孚、粰、?、?。
稃的意思
稃
fūㄈㄨ基本解释
◎小麦等植物的花外面包着的硬壳。内~。外~。
详细解释
名词
◎谷壳,粗糠husk。
拈粉团栾意,熬稃膈膊声。 —— 范成大《上元纪吴下节物》
麦稃。
稃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2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853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814頁,第1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也。〔徐曰〕稃卽米殻。草木之華房爲柎,麥之皮爲麩,音義皆同。
《廣韻》:穀皮也。
音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例或作粰,亦作、
。
注解
〔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稃〕字拼音是f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孚,五行属水。
〔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ū] ⑴ 小麦等植物的花外面包着的硬壳
稃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芳無切頁碼第230頁,第1字續丁孫
稃
也。从禾孚聲。
稃或从米付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芳于反頁碼第586頁,第3行,第1字述
也。從禾孚聲。
鍇注臣鍇曰:「稃即米殻也。草木華房爲柎,麥之皮爲麩,音義皆同也。」
反切………頁碼第586頁,第4行,第1字述
或從米、付。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芳無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296頁,第1字許惟賢第567頁,第1字
也。
段注小徐本此篆與秠篆相屬。古本也。《玉篇》次苐正同。自淺人不知秠解而改竄之。乃又移易篆之次第矣。《甫田》箋曰: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古借孚爲稃。
从禾。孚聲。
段注芳無切。古音在三部。
稃或从米。付聲。
稃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51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77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4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90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79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04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72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64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479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78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86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34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195頁【補遺】第1708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08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08頁【崇文】第24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31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629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686頁,第15字 |
稃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