箩的笔顺
箩字概述
〔箩〕字拼音是luó,部首是⺮,总笔画是14画。
〔箩〕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罗”,五行属木。
〔箩〕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罗声。本义是竹制的盛器,多方底圆口。
〔箩〕字仓颉码是HWLN,五笔是TLQU,四角号码是88207,郑码是MLRS,中文电码是4712,区位码是3465。
〔箩〕字的UNICODE是U+7BA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657,UTF-32:00007ba9,UTF-8:E7 AE A9。
〔箩〕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122,属常用字。
〔箩〕字异体字是籮。
箩的意思
箩籮
luóㄌㄨㄛˊ基本解释
◎用竹子编的底方上圆的器具。~筐。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竹,罗声。本义:竹制的盛器,多方底圆口。
2.同本义a square-bottomed bamboo basket。
箩,箕也。 —— 《广雅·释器》所以注斛,陈魏宋楚之间谓之箩。 —— 《方言》五
箩斗(即箩兜。箩筐);箩兜(箩筐);箩头(即箩筐);箩担(挑有箩筐的担子);箩筛(竹编的筛子)
3.箩筛 close sieve。一种专供筛粉状物质或过滤流质的器具,底部比筛子密,用绢或细铜丝等材料做成。
4.量词。
桐膏千箩,蜡千斤,茧丝千两。 —— 清· 唐甄《潜书》
动词
◎用箩筛或滤 sieve。如:箩面;箩柜(有脚装置的箩面柜子)
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61頁,第22字
同文書局本: 第906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866頁,第36字
音《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郎何切,音羅──竹器。揚子《方言》:箕,陳、魏、宋、楚之閒謂之籮。一說江南謂筐底方上圜曰籮。
注解
〔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籮〕字拼音是luó,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羅。
〔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uó] ⑴ 用竹子編的底方上圓的器具
箩字的翻译
- bamboo basket
- Idiot (S, vulg), Korb, feinmaschiger Korb aus Bambus (S, Agrar), Sieb aus einmaschiger Bambus (S, Agrar)
- panier, manne, (argot) fessier
箩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