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dàng ㄉㄤˋ

⺮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7C1C
汉语字典

⺮部

18画

4画

上下结构

dang

dàng

TIJR

HEAH

MVRO

88127

7C1C

314314441251113533 撇、横、点、撇、横、点、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盪 蕩 ?

簜字概述

折叠展开

〔簜〕字拼音是dàng,部首是⺮,总笔画是18画。

〔簜〕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湯”。

〔簜〕字仓颉码是HEAH,五笔是TIJR,四角号码是88127,郑码是MVRO

〔簜〕字的UNICODE是U+7C1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772,UTF-32:00007c1c,UTF-8:E7 B0 9C。

〔簜〕字异体字是盪、蕩、?

簜的意思

折叠展开

dàngㄉㄤˋ

基本解释

大竹。

笙箫之类的乐器。

古代使者盛符节的竹函。

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5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898頁,第47

標點整理本: 第859頁,第8

集韻》、《韻會簜待朗切,音蕩──大竹。
書・禹貢》:篠簜既敷。
爾雅・釋草》〔註〕:簜,竹別名。〔疏〕李巡曰:竹節相去一丈曰簜。孫炎曰:竹闊節者曰簜。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五曰材貢。〔註〕材貢,櫄、簜、栝、柏、篠、簜也。又,《廣韻》:吐郎切;《集韻》:他郎切,簜音湯──水名,在鄴,今簜隂縣。又作湯。

注解

〔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簜〕字拼音是dà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湯

〔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àng] ⑴ 大竹。⑵ 笙箫之类的乐器。⑶ 古代使者盛符节的竹函。

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徒朗切頁碼141頁,第7

簜大竹也。从竹湯聲。《夏書》曰:「瑤琨筱簜。」簜可爲幹,筱可爲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徒廣反頁碼362頁,第2行,第2

簜大竹也。從竹湯聲。《夏書》曰:「瑤琨筱簜。」簜可爲幹,筱可爲矢。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徒朗切古音第十部頁碼754頁,第4許惟賢336頁,第7

簜大竹也。

段注《大射儀》。簜在建之閒。注。簜,竹也。笙簫之屬。按簜者竹名。以竹成器亦曰簜。笙簫皆用小竹而云簜者,大之也。

从竹。湯聲。

段注徒朗切。十部。

《夏書》曰:瑤琨筱簜。

段注《禹貢》文。

簜可爲榦。

段注榦,弓榦也。《弓人》曰:凡取榦之道七。竹爲下。

筱可爲矢。

段注筱簜之用不止於此。而此爲冣宜。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稱簫管為簜。

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0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374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290頁
4說文校箋第186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175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62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10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55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92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2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183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144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793頁【補遺】第16704頁
14通訓定聲第352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376頁【崇文】第1501頁
16說文句讀第558頁
17章授筆記第193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3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57頁,第7字

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mboo
  2. (bambou)​

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簜(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簜字组词

折叠展开

簜结尾的词语

篠簜筱簜英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