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dān ㄉㄢ

⺮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7C1E
汉语字典

⺮部

18画

4画

上下结构

dan

dān

TKKF

HRRJ

MJKE

88506

7C1E

314314251251251112 撇、横、点、撇、横、点、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簞的笔顺

折叠展开

簞字概述

折叠展开

〔簞〕字拼音是dān,部首是⺮,总笔画是18画。

〔簞〕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單”。

〔簞〕字仓颉码是HRRJ,五笔是TKKF,四角号码是88506,郑码是MJKE

〔簞〕字的UNICODE是U+7C1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774,UTF-32:00007c1e,UTF-8:E7 B0 9E。

〔簞〕字异体字是

簞的意思

折叠展开

dānㄉㄢ

基本解释

见“箪”。

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5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899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859頁,第14

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多艱切,簞音單。
說文》:笥也。
漢律令》:簞,小筐也。
篇海》:竹葦器。鄭康成曰:盛飯者,圓曰簞,方曰笥。
儀禮・士冠禮》:櫛實于簞。
論語》:一簞食。〔註〕簞,笥也。
廣韻》:簞、笥,小篋。

又,竹名。嵆含《草木狀》:簞竹葉疎而大,一節相去五、六尺。

又,瓢亦曰簞。揚子《方言》:瓥,陳、楚、宋、魏之閒或謂之簞,或謂之簞,或謂之瓢。

注解

〔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簞〕字拼音是d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單

〔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ān] ⑴ 见“箪”。

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簞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mall bamboo basket for holding
  2. corbeille, panier rond pour le riz cuit

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簞(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簞(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