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biān ㄅㄧㄢ

⺮部 共24画 上下结构 U+7C69
汉语字典

⺮部

24画

4画

上下结构

bian

biān

TTHP

HYHS

MWWS

88302

7C69

314314325111445344153454 撇、横、点、撇、横、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点、点、横撇/横钩、撇、点、点、横、横折钩、撇、点、横折折撇、捺

笾 臱 ? ? ? ? ? ?

籩字概述

折叠展开

〔籩〕字拼音是biān,部首是⺮,总笔画是24画。

〔籩〕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邊”。

〔籩〕字仓颉码是HYHS,五笔是TTHP,四角号码是88302,郑码是MWWS

〔籩〕字的UNICODE是U+7C6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849,UTF-32:00007c69,UTF-8:E7 B1 A9。

〔籩〕字异体字是笾、臱、?、?、?、?、?、?

籩的意思

折叠展开

biānㄅㄧㄢ

基本解释

古时祭祀和宴会用以盛干食品的竹器。《説文•竹部》:“籩,竹豆也。”

古代王宫中一种从事杂役的奴隶。《周禮•天官•序官》:“籩人:奄一人,女籩十人。”

详细解释

名词

竹豆。古代用竹編成的食器,形狀如豆,祭祀燕享時用來盛果實、乾肉 bamboo articles used for sacrifices or banquet 籩,竹豆也。從竹,邊聲。——《說文》 掌籩之之賓。——《周禮·籩人》 籩祭。——《儀禮·祝讚》。注:棗慄之祭 。” 品其百籩。——《國語·周語》 晉侯享之,有加籩。——《左傳·昭公六年》 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明· 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籩人(周禮官名。天官之屬。掌四籩之實,以供王祭祀燕享之用);籩豆(古代祭祀燕享時所用的器皿。籩盛桃梅,豆盛肉醬)

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61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905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866頁,第24

廣韻》:布元切;《集韻》、《韻會》、《正韻》:籩眠切,籩音邊──竹豆。
爾雅・釋器》:竹豆謂之籩。〔疏〕籩,以竹爲之,口有籐緣,形制如豆,亦受四升,盛棗、栗、桃、梅、蔆、芡、脯、脩、膴、鮑、糗、餌之屬,祭祀燕享所用。
詩・豳風》:籩豆有踐。
儀禮・士冠禮》:旨酒令芳,籩豆有楚。
左傳・昭六年》:季孫宿如晉,晉侯享之有加籩。〔註〕籩豆之數多于常禮。

又,官名。
周禮・天官》:籩人奄一人,女籩十人。〔疏〕女籩,女奴之曉籩者。

注解

〔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籩〕字拼音是bi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邊

〔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iān] ⑴ 古时祭祀和宴会用以盛干食品的竹器。《説文•竹部》:“籩,竹豆也。”⑵ 古代王宫中一种从事杂役的奴隶。《周禮•天官•序官》:“籩人:奄一人,女籩十人。”

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籩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mboo container for food
  2. panier

籩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籩(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籩(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