萷字概述
折叠展开
〔萷〕字拼音是shāo,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2画。
〔萷〕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削”。
〔萷〕字仓颉码是TFBN,五笔是AIEJ,四角号码是44220,郑码是EKQK。
〔萷〕字的UNICODE是U+843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847,UTF-32:00008437,UTF-8:E8 90 B7。
〔萷〕字异体字是梢。
萷的意思
折叠展开
萷
shāoㄕㄠ基本解释
◎古同“梢”,树梢。
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4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43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11頁,第18字
音《集韻》:思邀切,音蕭──萷槮,草木茂貌。
例又,《韻會》:蕭疎貌。宋玉〈九辨〉:萷蕭槮之可哀兮。〔註〕華葉已落,莖獨立也。
音又,師交切,音梢。
《前漢・司馬相如傳》:紛溶萷蔘。〔郭註〕枝聳擢也。
音又,《韻會》:色角切,音朔──義同。
音又,《集韻》:萷藋,藥草。
注解
〔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萷〕字拼音是shā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削。
〔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āo] ⑴ 古同“梢”,树梢。
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萷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秦 简 睡虎地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