薀字概述
折叠展开
〔薀〕字拼音是yùn,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6画。
〔薀〕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温”或“艹、溫”。
〔薀〕字仓颉码是TEWT,五笔是AILL,四角号码是44112,郑码是EVOL。
〔薀〕字的UNICODE是U+858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176,UTF-32:00008580,UTF-8:E8 96 80。
〔薀〕字异体字是蕰。
薀的意思
折叠展开
薀
1yùnㄩㄣˋ基本解释
①通「蘊」。積聚。
②通「蘊」。茂盛。
③習。
薀
2wēnㄨㄣ基本解释
◎水草名。
详细解释
名词
1.水生的雜草waterweeds。
薀,薀藻,節中生葉。 —— 《廣韻·魂韻》芟夷薀崇之。 —— 《左傳·隱公六年》
2.另見 yùn。
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3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59頁,第5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29頁,第47字
音《唐韻》:烏渾切,音溫──水草。
《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音又,紆粉切,音惲。
《左傳・隱六年》: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註〕薀,積也。
音又,於問切,音醞──習也。
注解
〔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薀〕字拼音是yù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溫。
〔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ùn] ⑴ 通「蘊」。積聚。⑵ 通「蘊」。茂盛。⑶ 習。㈡ [wēn] ⑴ 水草名。
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the hippuris or mare's tail plant
- hippuris, queue de jument
薀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