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ㄉㄨˊ

言部 共29画 左右结构 U+8B9F
汉语字典

言部

29画

4画

左右结构

du

YFLY

YRGCR

SBLS

00661

8B9F

41112511212522125111344111251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㾄 黷

讟字概述

折叠展开

〔讟〕字拼音是dú,部首是言,总笔画是29画。

〔讟〕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讀、言”或“誩、賣”。

〔讟〕字仓颉码是YRGCR,五笔是YFLY,四角号码是00661,郑码是SBLS

〔讟〕字的UNICODE是U+8B9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743,UTF-32:00008b9f,UTF-8:E8 AE 9F。

〔讟〕字异体字是㾄、黷

讟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ㄉㄨˊ

基本解释

怨恨:“旦获~于群弟兮。”

诽谤:“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之言出矣。”

憎恶。

详细解释

动词

1.怨恨hate

讟,痛怨也。 —— 《说文》怨讟动于民。 —— 《汉书·五行志》

谤讟(诽谤,怨言)

2.诽谤slander

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 —— 《左传·宣公十二年》

讟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37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188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163頁,第14

古文: 㾄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讟音獨。
說文》:痛怨也。徐鍇曰:象衆怨也,故从二言。
廣雅》:惡也。揚子《方言》:讟、咎,謗也。
郭註》:謗,言噂讟也。
左傳・昭元年》:民無謗讟。
杜註》:讟,誹也。
前漢・五行志》:怨讟動於民。〔師古註〕讟,痛怨之言。

注解

〔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讟〕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誩、賣、;、讀、言

〔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ú] ⑴ 怨恨:“旦获~于群弟兮。”⑵ 诽谤:“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之言出矣。”⑶ 憎恶。

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讟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谷切頁碼77頁,第14

讟痛怨也。从誩聲。《春秋傳》曰:「民無怨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駞谷反頁碼216頁,第7行,第1

讟痛怨也。從誩聲。《春秋傳》曰:「民無怨讟。」

鍇注臣鍇曰:「象衆怨也,故從二言。」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06頁,第3許惟賢183頁,第7

讟痛怨也。

段注《方言》。讟,謗也。讟,痛也。二義相足。

从誩。聲。

段注徒谷切。三部。

《春秋傳》曰:民無怨讟。

段注《左傳》昭元年曰民無謗讟。八年曰:怨讟動於民。疑相涉而誤。

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4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221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74頁
4說文校箋第107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99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35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2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44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2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4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108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79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179頁【補遺】第16462頁
14通訓定聲第1470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222頁【崇文】第885頁
16說文句讀第306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3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77頁,第1字

讟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lander, utter evil words
  2. murmeln, raunen , verleumden, verlästern
  3. murmurer, calomnier

讟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讟(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讟(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讟(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讟(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讟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