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的笔顺
赑字概述
〔赑〕字拼音是bì,部首是贝,总笔画是12画。
〔赑〕字是品字结构,三叠字 (三角三叠字),可拆字为“贝、贝、贝”,五行属水。
〔赑〕字仓颉码是BOBOO,五笔是MMMU,四角号码是77882,郑码是LOLL,中文电码是6369。
〔赑〕字的UNICODE是U+8D5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177,UTF-32:00008d51,UTF-8:E8 B5 91。
〔赑〕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370。
〔赑〕字异体字是贔。
赑的意思
赑贔
bìㄅㄧˋ基本解释
◎〔~屃( xì )〕a.用力的样子;b.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
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貝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01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13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90頁,第2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備。
《玉篇》:贔負,作力貌。張衡〈西京賦〉:巨靈贔屭。〔註〕贔,作力之貌。左思〈吳都賦〉:巨鼇贔負,首冠靈山。〔註〕贔負,用力壯貌。
例又,《類篇》:贔,鼇也。一曰雌鼇爲贔。
《本草》:贔屭,大,蟕蠵之屬,好負重,或名
,今石
下
跌象其形㊟。
《嶺南異物志》贔作係臂。
例又,與奰同。
《詩・大雅》:內奰于中國。〔傳〕奰,怒也。不醉而怒曰奰。〔疏〕《正義》曰:〈西京賦〉云「巨靈奰屭,以流河曲」,則奰者,怒而目作氣之貌。不醉而怒者,承上醉字也。
卷目:考證・酉集中 部首:貝部
愛日堂藏本: 第69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1頁,第25字
《玉篇》贔負,作力貌。
謹照原文贔負改為贔屓。
《張衡・西京賦》巨靈贔屭。〔註〕贔?,作力之貌。
謹按?字《集韻》《廣韻》《玉篇》俱作?,自當以?爲正今贔字。註所引贔負者三負字明係?字之譌。謹照原文改?所引?字與?字?謹改?字。又??。
注解
〔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貝部。
〔贔〕字拼音是bì,品字结构,可拆字为貝、賏。
〔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屭( xì )〕a.用力的樣子;b.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舊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
赑字的翻译
- strong
- (tortue légendaire), capable de supporter un grand poids
赑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包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