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uī ㄏㄨㄟ duò

阝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9693
汉语字典

阝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hui duo

huī duò

BDAA

NLKMM

YGGB

74212

9693

521312113121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撇、横、竖、横、横、撇、横、竖、横

陊 隳

隓字概述

折叠展开

〔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ī、duò,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2画。

〔隓〕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阝、"?"”或“"⻖""?"”。

〔隓〕字仓颉码是NLKMM,五笔是BDAA,四角号码是74212,郑码是YGGB

〔隓〕字的UNICODE是U+969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547,UTF-32:00009693,UTF-8:E9 9A 93。

〔隓〕字异体字是陊、隳

隓的意思

折叠展开

1huīㄏㄨㄟ

基本解释

古同“隳”,毁坏。

倒塌的城墙。

2duòㄉㄨㄛˋ

基本解释

古同“堕”,坠落。

隓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50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358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346頁,第22

唐韻》:許規切;《集韻》:翾規切,隓音䜐。
說文》:敗城阜曰隓。〔徐曰〕俗作隳,非。
玉篇》:廢也、毀也、損也。揚子《方言》:攋隓,壞也。
說文》篆作隓,《玉篇》亦作墮,《集韻》又同「隓」。

又,《集韻》:杜果切,音妥──與陊同。詳前陊字註。

注解

〔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ī、du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

〔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ī] ⑴ 古同“隳”,毁坏。⑵ 倒塌的城墙。 [duò] ⑴ 古同“堕”,坠落。

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隓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隓(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隓(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隓(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隓(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隓(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隓(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隓(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