隫字概述
折叠展开
〔隫〕字拼音是fén,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4画。
〔隫〕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阝、賁”或“"⻖"、"?"”。
〔隫〕字仓颉码是NLJTC,五笔是BFAM,四角号码是74286,郑码是YEEL。
〔隫〕字的UNICODE是U+96A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571,UTF-32:000096ab,UTF-8:E9 9A AB。
〔隫〕字异体字是墳、濆。
隫的意思
折叠展开
隫
fénㄈㄣˊ基本解释
①同“墳”。墳墓。《集韻•文韻》:“墳,《説文》:‘墓也。’亦作隫。”
②同“濆”。水邊,沿河的高地。《管子•地員》:“五粟之土,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
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58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61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50頁,第5字
音《集韻》:符分切,音汾──與墳同。
《管子・地員篇》: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
〇〔按〕《字彙》作隫,附十二畫,非。今改正。
注解
〔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隫〕字拼音是fé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
〔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én] ⑴ 同“墳”。墳墓。《集韻•文韻》:“墳,《説文》:‘墓也。’亦作隫。”⑵ 同“濆”。水邊,沿河的高地。《管子•地員》:“五粟之土,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
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隫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