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tuán ㄊㄨㄢˊzhuān

刂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U+5278
汉语字典

刂部

13画

11画

左右结构

tuan zhuan

tuán zhuān

GJHJ

JILN

FKDK

52300

U+5278

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1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43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71頁,第15

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徒官切,剸音團。
玉篇》:截也。
禮・文王世子》:其剸罪,則纖剸。

又,《韻會》:裁也。

又,《廣韻》:截木也。

又,《唐韻》:旨兗切;《集韻》:主兗切;《正韻》:止兗切,剸專上聲──義同。

又,《唐韻》、《集韻》:之轉切;《韻會》:之囀切,剸專去聲──斷也。
廣韻》:細割切肉貌。

又,《集韻》、《韻會》:朱遄切;《正韻》:朱緣切,剸音專──與專同。
韻會》:擅也。一曰幷合制領也。
前漢・蕭何傳》:上以此剸屬任何關中事。〔註〕師古曰:剸,讀與專同。
荀子・榮辱篇》:信而不見敬者,好剸行也。

注解

〔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剸〕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uán、zh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專、刂

〔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án] ⑴ 割;截断。《説文•首部》:“?(剸),?也。”《禮記•文王世子》:“其刑罪,則纖剸,亦告於甸人。” [zhuān] ⑴ 专擅。《集韻•?韻》:“摶,擅也。”《荀子•榮辱》:“信而不見敬者,好剸行也。”⑵ 统领。《字彙•刀部》:“剸,并合制領也。” [zhuàn] ⑴ 切肉貌。《廣韻•線韻》:“剸,切肉皃。”

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