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èn ㄓㄣˋ

目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U+7739
汉语字典

目部

11画

6画

左右结构

zhen

zhèn

HUDY

BUTK

LUGD

68084

U+7739

眹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30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807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764頁,第12

唐韻》:直引切;《集韻》、《韻會》:丈忍切;《正韻》:直忍切,眹陳上聲。
說文》:目精也。俗謂目童子。
周禮・春官・瞽矇》〔註〕:無目眹謂之瞽。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音義〕眹,又作䀕,或作䀹。

又,《類篇》:目兆也。
眹》:吉凶形兆,謂之兆眹,字从目。

又,《正韻》:卽涉切,音接──亦目童子也。

說文》本作眹。从目,灷聲。
〇〔按〕勝字賸字皆从朕,疑古以眹爲朕。

注解

〔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眹〕字拼音是zh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关

〔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èn] ⑴ 眼珠;瞳仁:“师旷侍坐,平公曰:‘子生无目~,甚矣子之墨墨也。’”⑵ 征兆迹象⑶ 失意的眼神。

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