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ㄌㄨˊ

缶部 共22画 左右结构U+7F4F
汉语字典

缶部

22画

16画

左右结构

lu

RMHL 86 、 TFBL 98

OUYPT

MAKL

81712

U+7F4F

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缶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6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46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910頁,第3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籠都切,罏音盧──罏,籀文作罏。
玉篇》:罍也。
類篇》:罏也。

注解

〔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缶部

〔罏〕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盧

〔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ú] ⑴ 同“?”。古代一種盛酒的小口瓦器。《説文•甾部》:“?,?也。罏,籀文?。”⑵ 爐子;火爐。唐楊巨源《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火入天地罏,南方正何劇。”⑶ 同“壚”。酒店放置酒甕的土檯子,借指酒店。宋竇革《酒譜》:“當肆者曰罏。”

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