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éng ㄔㄥˊchěng

衤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U+88CE
汉语字典

衤部

12画

7画

左右结构

cheng cheng

chéng chěng

形声字

PUKG

LRHG LRMG

WTJC

36214

5935

8146

U+88CE

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5頁,第24

同文書局本: 第1117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092頁,第22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裎音呈。
類篇》:倮也。
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焦氏《易林》:裸裎逐狐,爲人所笑。

又,《玉篇》:衣揚也。

又,《博雅》:佩紟謂之裎。
廣韻》:裎,佩帶也。

又,揚子《方言》:襌衣無袌者,謂之裎衣。

又,《集韻》:丑郢切,音逞──深衣也。

又,丈井切,音徎;直正切,音鄭──義裎同。

注解

〔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éng、chě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呈,五行属

〔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éng] ⑴ 脱衣露体。⑵ 古代系玉佩的带子。 [chěng] ⑴ 古代一种对襟单衣。

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