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ㄩˋ

月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80B2
汉语字典

月部

8画

4画

上下结构

yu

会意字

YCEF

YIB

SZQ

00227

5148

5193

80B2

41542511 点、横、撇折、点、竖、横折钩、横、横

毓 袬 ? ? ? ? ?

育的笔顺

折叠展开

育字概述

折叠展开

〔育〕字拼音是yù,部首是月,总笔画是8画。

〔育〕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亠、䏍”或“"?""⺼"”或“"?"、月”,五行属土。

〔育〕字仓颉码是YIB,五笔是YCEF,四角号码是00227,郑码是SZQ,中文电码是5148,区位码是5193

〔育〕字的UNICODE是U+80B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946,UTF-32:000080b2,UTF-8:E8 82 B2。

〔育〕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225,属常用字

〔育〕字异体字是毓、袬、?、?、?、?、?

育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ㄩˋ

基本解释

生孩子。生~

养活;培育。~婴。哺~。培~。抚~。养~。

生养。~龄。节~。生儿~女。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智~。体~。美~。教书~人。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2.同本义give birth to

育,生也。 —— 《广雅》无遗育。 —— 《书·盘庚》至如今不育。 —— 《国语·晋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 《国语·周语》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 《易·渐》

节育(节制生育);育孕(怀胎足月以至分娩);生儿育女

3.抚养;教育raise; bring up; foster

育,养子使作善也。 —— 《说文》教育子。 —— 《虞书》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 《诗·大雅·生民》

育女(养女);育材(育才。培养人才);育德(培养德性);德育(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体育

4.另见 yō。

2

详细解释

1.—— 见“杭育”( hángyō )

杭育(模拟许多人同时从事同一项重体力劳动(如打夯或抬重物等)时,为协调动作而发出的有节奏的喊声)

2.另见 yù。

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33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74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940頁,第12

正字通》:育本字。
字彙》譌从育,非。

注解

〔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育〕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月,五行属

〔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生孩子。⑵ 养活;培育。⑶ 生养。⑷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

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育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余六切頁碼491頁,第2

異體

育養子使作善也。从聲。《虞書》曰:「敎育子。」

鉉注徐鍇曰:「,不順子也。不順子亦敎之,况順者乎?」

毓育或从每。

附注段玉裁注:「毓,《周禮》、《周易・蒙卦》皆作此字。每,艸盛也。養之則盛矣。」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引王國維云:「此字變體甚多,从女从(倒『子』形);或从母从,象產子之形……从人與从母从女之意同。以字形言此字,即《說文》育字之或體毓字……故產子為此字之本誼。」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融六反頁碼1143頁,第7行,第2

毓養子使作善也。從月聲。《虞書》曰:「教育子。」

鍇注臣鍇曰:「不順子也,不順者,尚教之,況順者乎?今《尚書》曰:『教胄子也。』」

反切………頁碼1144頁,第1行,第1

育或從毎。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余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75頁,第2許惟賢1291頁,第8

毓養子使作善也。

段注《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

段注不从子而从倒子者,正謂不善者可使作善也。

肉聲。

段注余六切。三部。

《虞書》曰:

段注《虞書》當作《唐書》。說在《禾部》。

敎育子。

段注《堯典》文。今《尙書》作冑子。攷鄭注《王制》作冑。注《周官・大司樂》作育。王肅注《尙書》作冑。葢今文作育。古文作冑也。《釋言》曰:育,稚也。故《史記》作敎稚子。《邠風・毛傳》亦曰:鬻子,稚子也。稚者當養以正。二義實相因。

育或从每。

段注《周禮》、《周易・蒙》卦皆作此字。每,艸盛也。養之則盛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育子,今北京語變為妞子,福建人稱為養子。

本生育字,从肉聲,故徹字訓通,从育,今生育尚曰養,引申為養子使作善也。教育子,育子、稚子。

音變為妞,今北京人稱小孩曰妞妞(福建人稱養子)。育可訓稚(教育子,即教稚子也)。《釋言》曰:「育,稚也」。

育音變為妞,今北京人稱小孩曰妞妞。○生育當為其本誼,徹从育訓通可證,疏从㐬亦一例。

白话解释

育,培养孩子,使之从善。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肉”作声旁。《虞书》上说,“要教导、培育孩子。”毓,这是“育”的 异体字,字形采用“”作边旁。

字形解说

此字甲骨文有三個形體:一個左像「人」,右像倒「子」;另一個左像「女」,右像倒「子」;還有一個左「女」右「子」。金文一個左像「人」,右像倒「子」;另外二個是左「女」,右像倒「子」,明確的表示女人生小孩,嬰兒出生,頭向下,而倒「子」下的三點則是像嬰兒的胎髮。篆文變作從?(ㄊㄨ tū)、肉聲。從「?」,頭下腳上,表現初生子的樣子;「肉」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有一個或體字來自金文中的左「女」右倒「子」,子有胎髮,然又將「女」改為「母」,再變成「每」形,作「毓」字。隸書、楷書從篆文來。

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73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249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930頁
4說文校箋第65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85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216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60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24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8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89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627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516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211頁【補遺】第18140頁
14通訓定聲第1150頁,第2字
15通訓定聲第1150頁,第3字
16說文義證第1296頁【崇文】第5181頁
17說文句讀第2138頁
18說文新證第974頁,第1字
19章授筆記第612頁,第4字
20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02頁,第1字
21古字釋要第1358頁,第1字

育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roduce, give birth to; educate
  2. pflegen, erziehen (V)
  3. éducation, procréer, enfanter, nourrir, instruire

育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育(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育(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育(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育(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育(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育(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育字的成语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