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ㄘˊ

言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8A5E
汉语字典

言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ci

YNGK

YRSMR

SYAJ

07620

8A5E

411125151251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䛐 词 ?

詞的笔顺

折叠展开

詞字概述

折叠展开

〔詞〕字拼音是cí,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2画。

〔詞〕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司”或“訁、司”。

〔詞〕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言,司聲。本义是言詞。按,“辭”、“詞”在“言詞”這個意義上是同義詞。但在較古的時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後逐漸以“詞”代“辭”。

〔詞〕字仓颉码是YRSMR,五笔是YNGK,四角号码是07620,郑码是SYAJ

〔詞〕字的UNICODE是U+8A5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422,UTF-32:00008a5e,UTF-8:E8 A9 9E。

〔詞〕字异体字是䛐、词、?

詞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ㄘˊ

基本解释

語言中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匯。~書。~典。~句。~序。~組。

言辭,話語,泛指寫詩作文。歌~。演講~。誓~。~章。~律(文詞的聲律)。

中國一種詩體(起於南朝,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本可入樂歌唱,後樂譜失傳,只按詞牌格律創作)~人。~譜。~牌。~調( diào )。~韻。~曲。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從言,司聲。本義:言詞。按,“辭”、“詞”在“言詞”這個意義上是同義詞。但在較古的時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後逐漸以“詞”代“辭”

2.同本義one's words; what one say

詞,意內而言外也。 —— 《說文》詞色甚強。 —— 《世說新語·輕詆》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 杜甫《石壕吏》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 —— 宗臣《報劉一丈書》

名詞;動詞;形容詞;詞色(聲色);詞鋒(犀利的文筆,好像刀劍的鋒芒);詞不達意

3.詩文中的詞語sentences in speeches, poems,writings or operas; speech; statement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 姜夔《揚州慢》

詞科(文詞科場;科舉考場);詞場(文壇、文苑、文辭薈萃的地方;文詞科試的場所);詞翰(詞章);詞章(文辭的通稱。後用以專稱詩賦文章而言)

4.狀紙;訴訟lawsuit

次日,一乘轎子擡到縣門口,正值知縣坐早堂,就喊了冤,知縣叫補進詞來。 —— 《儒林外史》

詞狀(狀詞;訴狀);詞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詞,訟狀所陳述的內容);詞訟(同辭訟。訴訟)

5.文體名,詩歌的一種 [ci—classical poetry conforming to a definite pattern]。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說,告訴 tell 其詞於賓曰。——《禮記·曾子問》

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6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156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131頁,第4

古文: 詞

唐韻》:似兹切;《集韻》、《韻會》、《正韻》:詳兹切,詞音祠。
說文》:意內而言外也。
釋名》:嗣也。令撰善言,相嗣續也。
廣韻》:說也。
正韻》:言也。
字彙》:文也。
公羊傳・昭十一年》:春秋之信史也。其詞則丘有罪焉爾。
史記・儒林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
晉書・郭璞傳》:璞詞賦爲中興之冠。
舊唐書・張九齡傳》:張說常謂人曰:後來詞人稱首也。又,〈陸贄傳〉:贄以博學宏詞登科。
韓非子・問田篇》:驅於聲詞,眩乎辯說。

又,《博雅》:已也。

又,《廣韻》:請也、吿也。
〇〔按〕《說文》本作意內言外,《韻會》引作音內言外,又引徐曰惟也、思也、曰也、兮也、斯也。若此之類,皆詞也、語之助也。聲成文謂之音,此詞詞音內之助聲,不出於音,故曰音之內;直言曰言,一字曰言,此詞皆在句之外爲助,故曰言之外。
楚辭》宋玉〈招魂〉「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託些」,些,亦詞也。未詳音發爲言,言之成文爲詞,未可以內外岐之;且詞與兮、些各別,非語助例也。
字彙》勦用《韻會》舊註,非是。又按,《說文》辭,訟也;辤,不受也──與言詞、文詞之詞各別。今經史以辭爲言詞之詞,如《禮・曲禮》「不辭費」是也;以辭爲辤受之辤,如《論語》「與之粟九百,辭」是也;以辤爲文詞之詞,如〈楊修傳〉「絕妙好辤」是也。循用已久,不能更正,然究心六書者,不可不辨。

注解

〔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詞〕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司

〔詞〕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言,司聲。本义是言詞。按,“辭”、“詞”在“言詞”這個意義上是同義詞。但在較古的時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後逐漸以“詞”代“辭”。

〔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í] ⑴ 語言中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⑵ 言辭,話語,泛指寫詩作文⑶ 中國一種詩體(起於南朝,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本可入樂歌唱,後樂譜失傳,只按詞牌格律創作)

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詞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2. Arbeiten, Diktion, klassisches chinesisches Gedicht, Phrasen, Wort (Eig)
  3. mot, terme, expression, phrase courte, paroles

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詞(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詞(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詞(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詞(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詞(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詞(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