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kuí ㄎㄨㄟˊ

牛部 共25画 左右结构U+72AA
汉语字典

牛部

25画

20画

左右结构

kui

kuí

TRUT 86 、 CUTT 98

HQTCE

MBOR

28547

U+72AA

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牛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87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705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657頁,第23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犪切,音逵。
廣韻》:犪牛,出岷山。
爾雅・釋畜》〔疏〕:《山海經》:岷山,其獸多犪牛。〔註〕今蜀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犪牛。晉太興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殺之,得三十擔肉,卽《爾雅》所謂犩牛是也。
〇〔按〕今《山海經》書作夔,《正韻》渠爲切,音同「葵」。
正字通》書作,誤。今改正,从犪。

注解

〔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牛部

〔犪〕字拼音是k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牜、夔

〔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í] ⑴ 〔~牛〕即“犩”。

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