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ㄈㄚˊ

⺮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U+7B4F
汉语字典

⺮部

12画

6画

上下结构

fa

形声字

TWAR 86 、 TWAU 98

HOI

MNHM

88253

4589

2304

U+7B4F

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1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88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843頁,第3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正韻》:房滑切,筏音伐。
說文》:海中大船。
海篇》:編竹渡水曰筏。揚子《方言》:泭謂之筏筏謂之筏。〔郭註〕木曰筏,竹曰筏,小筏曰泭。

又,《廣韻》、《集韻筏北末切,音撥──箄也。

又,《集韻》:普活切,音鏺──義同。

集韻》本作橃。

注解

〔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筏〕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伐,五行属

〔筏〕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伐声。本义是筏子。

〔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á] ⑴ 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