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lán ㄌㄢˊ

⺮部 共23画 上下结构U+7C63
汉语字典

⺮部

23画

17画

上下结构

lan

lán

TUGI 86 、 TUSL 98

HANW

MXFL

88227

U+7C63

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59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905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866頁,第2

廣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郎干切,籣音闌──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
前漢・韓延壽傳》:延壽爲東郡,令騎士兵車四面營陣,被甲鞮鞪居馬上,抱弩負籣。〔註〕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屋籣縣。

注解

〔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籣〕字拼音是l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闌

〔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án] ⑴ 古代盛弩箭的器具。

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