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kuí ㄎㄨㄟˊ

阝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U+9108
汉语字典

阝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kui

kuí

WGDB

NKNL

XSGY

17827

U+9108

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275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261頁,第10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正韻》:渠惟切,鄈音葵。
說文》:河東臨汾地,卽漢祭后土處。
正韻》:鄈地有三,一在汾隂,一鄈丘在河南,又在陳留。
春秋》作葵丘,在汾隂者亦作葵。

注解

〔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鄈〕字拼音是k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癸、⻏

〔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í] ⑴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临汾市境。

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